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伟民,依然拼搏在疫苗之路上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朱超报道:1993年,怀揣着攒下的几百元钱,杜伟民从江西省卫生防疫站辞职下海了。那时候的杜伟民可能没有想到,今天,他能够把自己对健康事业的执着和坚持,化作“南康泰、北民海”的疫苗梦想。今天,康泰生物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之一,已经是深圳市重点高科技企业,而北京民海后续研发上市品种源源不断,也已成为北京重点GMP认证企业和国内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
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伟民,依然拼搏在疫苗之路上——将中国人的疫苗掌握在自己手中,让中国人的疫苗产品走出亚洲,走向世界。
事业小有所成 不忘回报家乡
杜伟民出生在江西的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1984年,他考入江西省卫生学校检验专业;1987年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分配至江西省卫生防疫站从事环境检验工作。工作期间他仍不忘记学习,并在1989年考入江西教育学院化学系,脱产本科学习三年,毕业后又回到江西省卫生防疫站工作。
因为家庭贫寒,杜伟民当年上学的花销除了通过勤工俭学赚取一部分外,还有一部分是老师资助的。杜伟民回忆说:“我的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都资助过我。”正是因为出身贫寒又历经过种种磨难,让杜伟民练就了不怕苦不怕累、永不服输的精神,同时也让他多了一份感恩的心。
1993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引领下,杜伟民决定下海创业,最终选择了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疾病防控事业。他先后就职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下海后,杜伟民凭借自己的一身“闯劲”,在疫苗销售方面拼搏着。
“那个时候人年轻,非常能吃苦。”杜伟民创业的路途,与每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同样坎坷和艰辛:“刚开始,我给人家做业务员,全省各地到处跑。奔波的路上,有时候累了,就找个地方有桌子的地方趴一会,或者坐在凳子上睡几分钟,最艰难的时候连5元钱的招待所都不舍得住。”
事业小有成就后,杜伟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报自己的家乡,回报生养自己的土地。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杜伟民为家乡铺设了一条公路,前后花了100多万元。杜伟民说:“我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希望修这条路,能让更多的人走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此外,杜伟民还发起成立了基金会,捐助了许多贫困大学生。
“人要有感恩的心。”杜伟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难舍疫苗梦想 回国二次创业
尽管国产疫苗相比改革开放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多年来形成的疫苗体系相比,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杜伟民从事疫苗行业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2003年,带着对疫苗行业的思考,杜伟民开始了自己长达5年的游学生涯。为了考察国外疫苗的先进技术,杜伟民先后前往美国默沙东、法国赛诺菲巴斯德、英国葛兰素史克等国外疫苗巨头和众多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学习、考察。
“虽然在国外我有洋房,有车子,有丰厚的物质生活,但我总觉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农民的儿子,必须要把自己的根、自己的梦留在中国。”
2007年,杜伟民毅然变卖了在加拿大的家产,放弃了取得加拿大国籍的机会,带着妻儿回国了,重新投身到自己奋斗了十多年的疫苗领域。“我熟悉这个行业,清楚中国的生物产业是要发展的。而且我在国外越来越觉得,让疫苗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关系到国家的生物安全。”
杜伟民说,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只能依靠外来疫苗,一来花费代价会很高,二来把生物制品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将对国家安全带来很大隐患。“因此,中国人的疫苗必须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2008年,杜伟民通过战略重组成为中国最大的乙肝疫苗生产企业——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康泰生物引进美国默沙东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乙肝疫苗,守卫超过3亿中国人的健康,减少4000万儿童感染乙肝病毒,有效预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1200万人,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200多万人,减少公共卫生支出1000亿元,为国民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2008年9月,深圳康泰生物与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战略性重组。二者资源整合,形成了“南康泰、北民海”的战略性集团化产业布局,从而为康泰生物这个有着20年历史,产品相对单一的老厂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根本上丰富了康泰的产品结构。
坚守质量承诺 重金投入研发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医药企业、特别是疫苗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对于质量,杜伟民几乎苛求到完美。“每一支疫苗的质量问题和我个人的生命在一起的。”
有一次,生产部门在完成几批产品的生产后,没有及时按照规定步骤在生产结束后,对场所进行消毒等“清场”操作,公司的生产部门与质检部门对此产生了不同的见解;生产部门认为,这不影响已经生产好的产品的质量;但质检部门则认为,这样已经对产品质量产生潜在风险。
杜伟民在听取了双方意见后拍板:“绝不能有侥幸心理,这三批次疫苗一定要废弃!”三批次价值数百万元的疫苗产品因此报废,正是源于杜伟民对质量的精益求精,
对质量近乎“苛求”的同时,杜伟民没有固步自封。“未来全世界大的疫苗制造行业将在亚洲。”杜伟民认为,中国疫苗行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眼前谁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引进等方面走在前面,谁就能成功。康泰的利润几乎全部投入到了研发中,股东没分过一分钱。”
杜伟民在国外游学期间接触了很多先进的疫苗技术,因此他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面对公司的创新研发,除了自主创新,当出现机会引进国外技术时,会尽力让它落户中国,为中国疫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0年,北京民海与有着150多年发展历史的世界疫苗巨头企业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协议,引进“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HDCV)全套生产技术。签署协议那天,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的总裁让?保罗对杜伟民说:“这是我们150多年来第一次向国外转让疫苗技术。你的梦想说服了我!”
如今,北京民海正在和芬兰的FIT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肺结核疫苗,此次合作,对世界范围内的肺结核疾病防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并将开启芬兰与中国在世界生物疫苗研发领域合作的新纪元,必将造福中国和芬兰两国人民,为攻克和消灭肺结核病,乃至为全人类免疫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同时,康泰生物正在和WHO(世界卫生组织)进行IPV(灭活化脊髓灰质炎疫苗)技术转让合作协议的签订。杜伟民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IPV能够替代小儿麻痹活疫苗,也就我们今天见到的‘糖丸’,让中国的儿童用上更有效、更安全的疫苗,为全世界范围内消灭小儿麻痹活疾病,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此外,康泰生物正在深圳光明新区建设的新基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单体疫苗生产车间;康泰生物已经跟俄罗斯、印尼、巴基斯坦在内的19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签约,准备把中国的疫苗出口到国外……
不远的将来,康泰生物和北京民海研发和生产的疫苗,将走向世界,造福全球。
为人淡泊名利 攀登疫苗高峰
熟悉杜伟民的人都知道,他对待公司的普通员工,非常平易近人,而对管理层,却又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
“我认为一个企业,普通员工犯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但高管不行,因为层次要求不同。高管的薪水都比人家高,也承担更多的责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头不行,下面怎么行呢?中高管犯一点错误我会毫不留情,我警告他们没有大事和小事的分别,小事就是大事,特别在疫苗行业。”
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他却是一个要求很简单的人。杜伟民的一日三餐,简单得让人难以想象。几十年来,唯一让他难以释怀的,就是家乡的米豆腐和辣椒——那家乡的味道。
“钱够花就行,生带不来,死带不走。”正是这种根植于农民出身的朴素想法,让杜伟民这个农民的儿子从大山里走出来。他如今也这样告诉自己的儿子:“我的财产你可以不继承,但我的债务你要偿还。”以此教育他,要做一个有承担的人。
杜伟民始终认为“法律维护人类尊严,消除邪恶,而疫苗事业是消除疾病,维护人类健康的崇高事业”。他觉得对自己、团队、社会都欠下一份疫苗承诺,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中国制造”高质量的疫苗出口到国外,让无数有着坚韧毅力、在坚持前进的中国疫苗人收获尊严,一步步攀向疫苗领域的最高峰。
来源:凤凰网